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勤學有成~宣仲華

專欄:榮民學人 筆者:資料提供:雲林縣榮服處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

環球科技大學生物技術系助理教授宣仲華,自九十三年在該系任教迄今,曾執行十餘個研究專案,發表多篇學術論文,而且教學認真,常與學生打成一片,是學生眼中的好老師。
宣仲華本身是榮民,同時也是榮民子弟,其父為空軍維修上士退伍,父親期望他繼承衣缽,更希望他學有所成、出人頭地。宣仲華於六十五年考進中正理工學院化工系,六十九年畢業分發至關渡師,年底部隊換防至金門。七十一年返母校就讀應用化學研究所,七十三年獲碩士學位,分發至高雄大樹聯勤二〇三兵工廠。七十六年再回母校應化研究所就讀博士班,研究彈頭裝藥及爆震波,八十一年取得博士學位,並分發至中科院服務,從事火工元件之研究。八十九年以上校副組長職退役,再轉至民間公司服務。九十三年至環球科大生物技術系擔任專任助理教授,期間仍不時提供產業界技術指導,如TPU(熱塑性聚胺基甲酸酯)氣囊材料、汽車控制系統等。
軍校優良的教育環境、學習風氣及誨人不倦的老師,再加上宣仲華自身勤學不倦,是他得以脫胎換骨的重要因素。他在服役期間,無論是在聯勤兵工廠擔任工程官,或是在中科院任職火工元件之研發,都有良好的績效,尤其是火工元件這種高危險的工作,從成份分析、外觀比較、反應模式的檢討,他一定親自帶頭,陸續完成許多高難度的任務,使其獲得長官與部屬們的肯定。
由於宣仲華長時期在外地工作,一直與家庭分隔兩地,民國八十八年的九二一大地震,讓他感覺常伴家人的時間到了,於是辦理退休,隨後進入彰化一家民間公司,負責汽車安全氣囊研發,由於此項工作投資龐大,但工程師不易招募,因此提出專案計畫,獲得經濟部大力支持,並結合學界的協助,產品終於通過嚴格的測試。此項技術開發完成後,公司乃投入大量資金,成立全新的生產線,產品陸續外銷,受到各個國家的高度評價。
當所有工作都步入正軌後,適逢機緣,宣仲華接受環球科大創辦人許文志博士的邀約至該校任教,但仍於原公司續兼顧問,直到公司的工程師已能獨自作業,乃辭退顧問,專心教學與研究,鎮日與年輕人為伍,帶領學生們學習,並衷心希望年輕人浸淫浩瀚的書海,開拓寬廣的未來。
宣仲華以一個來臺老兵的後代,而能夠身兼多重角色,卻依然游刃有餘,就如同他常在課堂上勉勵學生所言,「知識無價」,一旦變成自己的一部分,任誰都無法奪去,讀書是最佳的投資,他以過來人的經驗提醒榮民弟兄,讀書是王道,但一定要活學活用,才能為自己創造更璀璨的人生。
(點閱次數:1607)